01
及時救助“假死”仔豬
母豬分娩管理技術(三)
來源:發稿時間:2019-04-20 10:23:45瀏覽次數:次
做好分娩護理
臨產前,用10%聚維酮碘溶液1:1000(天典)清洗母豬體表,尤其是乳房、外陰及臀部,檢查乳頭是否被“乳塞”堵住,并清除。同時將所有乳頭頭幾滴奶擠掉。
仔豬出生后應立即將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凈。仔豬裹在胎衣時,盡快撕破胎衣,把仔豬從胎衣中取出來;當胎膜蓋住鼻子和嘴時,要及時把胎膜從仔豬鼻子和嘴上扳開,并用抹布將豬體身上的羊水擦干或在豬體上涂一層可抗菌消炎的干燥劑(恒通動物白藥),及時將初生仔豬放入保溫箱,以防受冷、受凍。母豬在產仔完畢后,用溫熱10%聚維酮碘溶液(天典1:1000)擦拭體表,減少體表污物,降低病菌感染概率。
01 及時救助“假死”仔豬
1.1“假死仔豬”,心臟有微弱跳動而呼吸停止,有時舌頭伸出口外,多因產程過長,羊水嗆到肺里,或粘液堵住鼻孔,無法正常喘氣。為此,首先要用毛巾將口鼻部粘液擦干凈,然后進行人工呼吸:左手倒提仔豬后腿,右手有節奏輕輕拍打其胸部,使粘液從肺中排出。另外讓仔豬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一手托住臀部,一屈一伸,反復進行,直到出現叫聲和呼吸為止(屈伸動作每分鐘50~60次)。
02 斷臍帶(先捋臍帶血后斷臍)
2.1先將臍帶內的血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一手緊捏臍帶末端,另一手自臍帶末端向仔豬體內捋動,每秒一次,不要間斷,等臍動脈停止跳動時,距仔豬腹部4指處,用拇指甲鈍性掐斷臍帶,并在斷端處涂上10%聚維酮碘原液(天典),再在臍帶上涂布動物白藥,起到干燥、止血、消炎、止痛作用。注意,如無臍帶出血,不要結扎,因結扎臍帶后,斷端滲出液排不出去,不利臍帶干燥,反而容易招致細菌感染。另外,要及時斷臍,否則臍帶拖之地面,很容易被蹄踏踩而誘發“臍疝”。斷尾同樣需要嚴格的采用10%聚維酮碘原液進行消毒處理(天典),防止感染。
03 及時讓初生仔豬吃足初乳
3.1豬的胎盤(6層)是上皮絨毛膜型的,這種胎盤阻止母豬抗體通過胎盤直接傳遞給胎兒,新生仔豬出生時沒有抵抗病原體的免疫力。所有初生仔豬最初的免疫力是出生后從母豬初乳那里獲得的,被稱為被動免疫。仔豬必須在出生后4小時內吃到含抗體豐富的初乳,尤其是頭2小時內尤其重要,此時初乳中抗體水平最高,4-6小時后很快下降,而且此時的免疫球蛋白不必經過消化就能完全地被消化道吸收到血液中,使仔豬獲得充分的免疫保護。仔豬出生后對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僅可持續12-18小時,18小時后,免疫球蛋白必須分解后才能吸收進血液,所以盡快吃初乳。
04 及時“補”乳
4.1在分娩時和分娩后1小時內,初乳很容易排出。為了保護吃不到初乳的仔豬,在分娩過程中可使用“吸奶器”收集母豬的初乳(每個乳頭收集奶不超過5毫升),每頭母豬可收集到60毫升,足夠供3-4頭仔豬使用(每公斤體重15毫升)。初生仔豬只要能進食40-60毫升初乳(每小時灌一次,每次灌10-20毫升,連灌3~4次),就能提供足夠的免疫球蛋白。如果出生仔豬較多,奶頭數相對較少或母豬泌乳能力差,母豬無乳或乳汁質量差等情況,仔豬在吃足初乳后即可使用人工奶粉進行飼喂(恒優乳1段)1:6比例兌溫開水,乳仔豬每次灌服15~20ml,喂飽為止,4~6次/天,初生仔豬更加好養,并明顯減少死淘。
05 防壓、防饑餓、及時補鐵
5.1初生仔豬,最危險是出生后3天,嚴防餓死或壓死,尤其是弱仔。接產后將仔豬放在溫暖的保溫箱內(初生前3天要求保溫箱30~32℃),幫助體重低于1公斤的弱仔盡快吃上初乳,應將他們放在單獨的乳頭下面,以利于吃奶,如果得不到及時護理,仔豬將在三天內出現死亡。無乳或少乳母豬所產仔豬盡早使用人工乳飼喂(恒優乳1段)。為防止缺鐵性貧血,可于出生后3天注射右旋糖酐鐵(恒鐵雪),用9號20毫米針頭頸部或股內側肌肉注射,10天后再注射一次。
06 做好母豬產后恢復護理
6.1牢固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 母豬產后要做到母體不掉膘、復舊完全,確保母豬奶水好,母仔共健康。母豬產仔后,正式進入了哺乳階段,母體既要維持泌乳以優質乳汁滿足仔豬生長發育,同時又要恢復自身體能,完成生殖系統的復舊,為下一個生產周期做準備。在生產中,母豬往往出現乳汁質量差、生殖系統復舊不全、母豬掉膘嚴重等情況。有數據表明:當母豬斷奶后(斷奶當天計)體重低于生產當天產完仔后體重的80%以上(掉膘達20%以上),斷奶后7天內正常發情的比例將明顯下降,甚至不發情。
6.2為解決哺乳期母豬問題,需要格外補充多種營養抗病物質(繁育型平衡?。?,在整個哺乳期間以豐富的養分滋養母體,促進母體抗病能力得到提高,讓母體產后得到恢復,為下一個生產周期做好準備,促進母豬斷奶后一周內能夠正常發情配種,間接的提高母豬使用年限;同時母豬分泌的乳汁質量高,營養物質豐富,所產乳汁乳香味濃郁,乳汁呈正常乳白色(或略偏黃)且粘稠度高,母豬抗病能力強,免疫后抗體產生好,母豬乳汁中的母源抗體水平高,仔豬吃到質量高的乳汁發病少,健康活力強,更好養。
6.3哺乳母豬采取自由采食不利于圈舍環境的衛生,飼料在槽中容易接觸水分而變質,所以每日進行3餐制(早、中、晚),按母豬的生產胎次和產仔數的多少進行飼喂有利于母豬營養的充分利用,減少飼料浪費。
產房是豬場的生產核心,有效的分娩管理是豬場成功的關鍵。提高豬場的生產成績,就需要從如何做好母豬接生、人工助產、分娩與產后護理等工作細節著手,避免接產與護理不當引起乳仔豬死亡、母豬產后恢復不良、產后炎癥及他影響,造成嚴重損失,做好產前準備及產后護理工作,促進母豬產后恢復,利于母豬良好繁殖性能的延續,讓豬場生產持續平穩高效,為豬場逐步達到MSY25(母豬年出欄育肥豬數25頭)打下堅實基礎,降低豬場生產成本,切實做到降本增效。
上一篇:母豬分娩管理技術(二)
友情鏈接
四川恒瑞通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恒通動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百度|
聯系電話:028-84590982 E-mail:331991543@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靜沙南路29號1505
版權所有:四川恒通興牧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3315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