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提高分娩舍母豬采食量?這個太重要了
采食量最大化的好處:
(1)增加產仔率
(2)縮短斷奶至發情間隔
(3)增加仔豬斷奶重
(4)減少妊娠期的營養成本
(5)延長母豬的使用年限
影響母豬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溫度、濕度、通風、光線、飲水質量、懷孕期采食量、產程過程、母豬所帶仔豬數量、母豬的健康狀況、飼料的適口性、飼喂制度及飼喂方案。根據生產情況,我們從飼養管理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飲水
水的重要性普遍被嚴重低估,盡管豬乳的絕大部分是水,但在母豬站起來離開她孩子很短的一段時間里,她必須飲用大量的水。因此,分娩舍中的乳頭飲水器的流速必須不低于2.5升/分鐘。保證充足的飲水及飲水的質量是母豬采食的條件。
2、懷孕期采食量
根據母豬體況將母豬分為5個級別:1-5分,更準確的方法是使用背膘儀測量。上床母豬的膘情在3-3.25分較為合適。防止母豬太胖或者太瘦遠較采取補救措施要好得多。肥胖母豬產程長,死胎多,當然它們的食欲也相對很差,因為它們在消耗儲存的脂肪,泌乳量低20%左右。控制好妊娠母豬的膘情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分娩舍母豬飼喂量。
3、飼喂制度
不同胎次,不同品種的母豬在產前與產后所需要的營養不一樣。制定和嚴格執行合理的母豬飼喂制度,不但可以將母豬生產性能最大化,還可以從飼料消耗上降低飼養成本。母豬合理的體況為上床膘情3-3.25分,其他生產及非生產時間要求膘情控制在3分。分娩舍母豬產前、產后飼喂對仔豬斷奶成活率及斷奶重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注意事項:
(1)分娩后1-3天根據標準飼喂量進行飼喂,防止母豬過度采食,造成健康問題。
(2)每次喂料前,檢查母豬料槽內飼料是否新鮮干凈,移除發霉變質的飼料。
(3)檢查飲水器,保證母豬充足飲水。
(4)對于采食量下降的母豬,需要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治療。
(5)特別關注1胎母豬的采食及健康狀況。
4、飼喂方式
一般有人工飼喂、半自動飼喂、自由采食、智能化飼喂這4種方式。一個好的飼喂方式能夠減少母豬體況損失,優化母豬生產性能,提高仔豬斷奶重。母豬分娩前3天及分娩后3天采取限制飼喂,分娩第4天開始采取自由采食。介于現階段普遍的上班模式,夜間母豬視情況可由夜班人員加喂一頓。
5、母豬所帶仔豬數量
為了促進1胎母豬乳腺的發育,1胎母豬所帶仔豬一般為較大的、與其有效乳頭數相當的仔豬;若產仔數較少的分娩日,1胎母豬也要比平均帶仔數多帶。2胎或3胎的哺乳母豬因為乳頭較小,乳房發育得較好,較1胎母豬更加溫和,免疫力也較強,一般作為奶媽豬飼養。所以像1胎和奶媽豬這一類的母豬飼喂也應重點關注,通常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進行哺乳期飼喂。
6、母豬的健康狀況
及時發現健康有問題的豬只,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保健措施,減少疾病導致的母豬哺乳性能下降和仔豬死亡或淘汰,從而提高斷奶成活率,同時,保證母豬哺乳期體況損失最小。
不管是什么樣的健康問題,均能夠影響到母豬的采食,所以每天逐頭趕起母豬至少一次,檢查母豬健康是否出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才能有效保證母豬采食量盡快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