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是否爆發藍耳病?留意這幾大特征 教你快速辨別
來源:發稿時間:2021-09-30 11:30:34瀏覽次數:次
藍耳病堪稱豬場的頭號殺手,很多豬場都談“藍”色變,對該病的防控不少人也在做積極的探索。但相對控制而言,預警更重要。專家認為,藍耳病爆發前會有一些先兆:14天內母豬流產或早產超過8%;死產占產仔數20%;仔豬出生后1周內死亡率超過25%;或是副豬嗜血桿菌的大規模暴發;豬群帶毒率30%以上;母豬更新率超過40%等,養殖戶可以根據這些指標來評估豬場藍耳病的暴發情況,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一、先兆一母豬流產超過8%
準確度:★★★★☆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漢春認為,在藍耳病爆發前,豬場的生產成績肯定有變化,特別是母豬的流產率與仔豬成活率。如果豬場在14天內出現下述臨床指標中的2個,就可判定為藍耳疑似病例:
1、母豬流產或早產超過8%;
2、死產占產仔數20%;
3、仔豬出生后1周內死亡率超過25%。
據悉,農業部頒布高致病性藍耳病的臨床診斷主要指標:仔豬發病率可達100%,病死率50%以上,懷孕母豬的流產率30%以上,成年豬也發病死亡。而確診必須進行血清學檢測、病毒分離鑒定。病毒感染后10-14天出現PRRSV特異性IgG,采集雙份血清(發病時及2周后)檢測抗體水平變化,若未接種疫苗情況下抗體水平明顯升高則提示發生病毒感染。
二、先兆二母豬返情增多體溫升高
準確度:★★★☆☆
據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鄧銜柏介紹,豬場在暴發藍耳病前,首先是妊娠母豬早產,后期流產、死產、木乃伊、弱仔增多、返情比例加大、體溫升高。仔豬身體末梢循環障礙,耳、尾、腹、外陰發紺發紫,眼瞼腫脹。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病豬呼吸道癥狀明顯,打噴嚏、腹式呼吸。如果豬群發現有這些癥狀的話,應對病豬進一步的剖檢。
剖檢的病理變化:淋巴結腫大呈鐵銹色,尤其是縱隔淋巴結最為明顯,淋巴竇內有大量的鐵離子。間質性肺炎,表面有點狀出血,間質略微增寬,細支氣管壁和肺泡壁淋巴細胞增生。肌肉發黃,水腫。
三、先兆三豬群帶毒率30%以上
準確度:★★★★☆
“豬群帶毒率超過30%以上,那么豬場暴發藍耳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農業部種豬(廣州)測定中心主任樊福好告訴記者,當帶毒豬群超過30%時,環境沒辦法通過自行凈化而達到平衡,抗原與抗體之間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很容易在群體中傳播。
據悉,利用這個指標監控藍耳病最大的工作量就是采血測病毒,其中最頭疼的就是采血,一來對工人技術要求較高,二來豬群應激較大。美國有專家通過實驗指出,用唾液樣本做藍耳、豬瘟抗原與抗體的檢測,可以達到用血液檢測相近的效果。
四、先兆四副豬嗜血桿菌肆虐
準確度:★★★☆☆
“臨床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副豬嗜血桿菌病定義為藍耳病的指示劑。”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張桂紅說,假如一個豬場內副豬嗜血桿菌短時間內大規模暴發,需要弄清楚這是原發還是繼發病,因為在藍耳病爆發前,豬群會繼發感染副豬嗜血桿菌。
據張桂紅分析,引發藍耳病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1、藍耳疫苗免疫不科學:一種是不打苗;其次是不科學打苗,如只免疫種豬或仔豬、或者同一個群體免疫不同毒株疫苗、同時使用多種不同毒株疫苗、免疫劑量不足、免疫間隔過長等。
2、發生過仔豬流行性腹瀉或五號病后處理不當:包括未及時補免藍耳、圓環及豬瘟疫苗(這兩種疫病發生后,影響豬群的免疫正常狀態,在疫情穩定后須及時補免相關疫苗);沒有按免疫程序及時免疫藍耳疫苗,出現漏免;使用外來血清控制疫情,同時也帶入外來的藍耳病毒。
3、引種不當:本場與引種的種豬場之間健康狀況不匹配;在多個種豬場同時或先后引種;一次性大批量的引種(引種數量超過原存欄母豬數量的20%)等。
友情鏈接
四川恒瑞通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恒通動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百度|
聯系電話:028-84590982 E-mail:331991543@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靜沙南路29號1505
版權所有:四川恒通興牧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3315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