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本草 ——中藥之益母草
來源:發稿時間:2021-09-11 17:19:09瀏覽次數:次
益母草小故事
傳說,豫西地區伊洛河畔的一個小山村中,村里有一名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親在生他時得了“月子病”,久治不愈。幾年之后,身體越來越虛,竟至臥床不起。小茺蔚懂事之后,床前床后,端茶送水,非常孝順。眼看著母親的病越來越重,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母親的病治好。于是他就外出為母親問病求藥,他沿著伊洛河走啊走啊,逢人便問,見草就挖,始終也沒找到能治好母親疾病的神草良藥。
有一天晚上,他借宿白廟,廟內老僧見他救母心切,便送了他四句詩,讓他去找一種治病的草藥。詩云:“草莖方方似黃麻,花生節間節生花,三樓黑子葉們艾,能醫母疾效可夸。”小茺蔚就順著河岸找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找到了那種莖呈四方形,節間開滿紫紅色小花,結有黑色三棱形小果實的植物。母親服用后不久,多年的沉痛竟痊愈了。小茺蔚又把這種草藥介紹給其他患月子病的婦女,也都收到了很好的療效。由于這種草是茺蔚為醫治母親的病而找到的,且又益于婦女,于是人們就把它取名益母草,它的種子就叫作茺蔚子了。
益母草的藥用價值
益母草,消水行血,去淤生新,調經解毒,為胎前胎后要劑。是以無胎而見血淋、血閉、血崩,帶下血痛,既胎而見胎漏,臨產而見難產,已產而見血暈,疔癰、乳腫等癥,服此皆能去淤生新。蓋味辛則于風可散,血可活,味苦則于淤可消,結可除,加以氣寒,則于熱可療,并能臨癥酌施,則于母自有益耳。”(《本草求真》)
“益母草,行血養血,行血而不傷新血,養血而不滯淤血,誠為血家之圣藥也。婦人臨產之時,氣有不順,而迫血妄行,或逆于上,或崩于下,或橫生不順,或子死腹中,或胞衣不落,或惡露攻心,血脹血暈,或瀝漿難生,蹊澀不下,或嘔逆惡心,煩亂眩暈,是皆臨產危急之癥,惟益母草統能治之。又瘡腫科以之消諸毒,解疔腫癰疽,以功能行血而解毒也。眼目科以之治血貫瞳人及頭風眼痛,以功能行血而去風也。習俗以益母草有益于婦人,專一血分,故屢用之。然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經,消淤逐滯甚捷,觀其治疔腫癰疽,眼目血障,則行血活血可知矣。產后諸疾,因血滯氣脈不和者,用之相宜,若執益母之名,施于胎前之證,血虛形怯,營陰不足者,肝虛血少,瞳人散大者,血脫血崩,陽竭陰走者,概而與之,未嘗不取咎也。”(《本草匯言》)
“益母草之根、莖、花、葉、實,并皆入藥,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陰血分風熱,明目益精,調婦人經脈,則單用茺蔚子為良。若治腫毒瘡瘍,消水行血,婦人胎產諸病,則宜并用為良。蓋其根、莖、花、葉專于行,而其子則行中有補故也。”(《本草綱目》)
臨床應用
①治療疔腫至甚:益母草莖葉,爛搗敷瘡上,又絞取汁五合服之,即內消。(《太平圣惠方》)
②治療婦人勒乳后疼悶,乳結成癰:益母草,搗細末,以新汲水調涂于奶上,以物抹之,生者搗爛用之。(《太平圣惠方》)
③治療難產:益母草搗汁七大合,煎減半,頓服。無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獨行方》)
④治療胎死腹中:益母草搗熟,以暖水少許和,絞取汁,頓服之。(《獨行方》)
⑤治療產后惡露不下: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酒一合,暖過攪勻服之。(《太平圣惠方》)
⑥治療喉閉腫痛:益母草搗爛,新汲水一碗,絞濃汁頓飲;隨吐愈,冬月用根。(《衛生易簡方》)
應用場景
(1)產后惡露不盡、胎衣不下;
(2)產后不食或采食量低,子宮炎癥等;
(3)產后母畜毒素奶、無乳及因此導致的仔豬腹瀉;
(4)發情時間延遲,返情率高;
(5)蛋殼質量差、薄殼蛋、軟殼蛋、帶血蛋、畸形蛋和輸卵管炎。
專家推薦
(1)豬:新一代媽咪健Ⅱ型(益母草顆粒)50g+嘉能鈣顆粒20g+萬能原118g+18g媽咪健,連用3天。
(2)牛:新一代媽咪健Ⅱ型(益母草顆粒)150g+嘉能鈣顆粒200g+萬能原400g,連用3天。
(3)羊:新一代媽咪健Ⅱ型(益母草顆粒)50g+嘉能鈣顆粒30g+萬能原118g,連用3天。
(4)蛋禽:新一代媽咪健Ⅱ型(益母草顆粒)100g+肝膽顆粒100g,兌水300斤,連用5天。
注:請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加減。
上一篇:恒通本草 ——中藥之甘草
友情鏈接
四川恒瑞通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恒通動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百度|
聯系電話:028-84590982 E-mail:331991543@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靜沙南路29號1505
版權所有:四川恒通興牧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33153號-1